东力广高粮密植融推五良合理合提产食单
当下,正值广东水稻晚造播种育秧时节。单产清远市清城区飞防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飞明奔走在自己种植的五良5000多亩稻田中,今年,合理他将拿出1000亩稻田,密植尝试进行水稻直播合理密植。广东近10斤/亩种子种下,力推粮食他相信,融合加强肥水和病虫害管理,提高今年晚造的亩产量会十分可观。
在2024年广东第一届农事运动会系列活动之广东机插秧技能大赛现场,粮食安全守护者们从各地赶来观摩学习,纷纷表示要传播新理念,推动各级托管组织通过“五良”融合,实施密植精准调控,提高产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合理密植,提高水稻产量关键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也是广东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23年,广东省粮食播种面积3344.25万亩,粮食产量1285.19万吨,其中稻谷产量1096.89万吨。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良种良法的应用推广,自2021年以来,广东早稻单产基本稳定在400公斤/亩以上。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以进一步提升水稻单产,成为横亘在育种单位、种植大户面前的新挑战。
广东水稻有杂交稻和常规稻,生产方式有人工插秧、机插秧、直播和抛秧。何飞明表示,不同的生产方式种植的水稻密度不一样,从用种量便可以看出差距。通常情况下,杂交稻人工插秧、机插秧、直播的用种量分别是1.5斤/亩、3斤/亩、3-4斤/亩,常规稻用种量分别是2.5斤/亩、5斤/亩、6-7斤/亩。
装满秧苗的插秧机正在田间作业。
汕头市潮阳区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学仕表示,广东各地杂交稻的用种量相差无几,但常规稻的用种量略有差距,粤东地区的常规稻人工插秧、机插秧、直播用种量分别为3斤/亩、3.5斤/亩、5-10斤/亩,“按照当前行距30cm,株距18cm,每亩田大概能插1.2-1.3万穴。”马学仕介绍。
在水稻种植方面,广东具备相当优势。“广东属于双季稻区,生育期相对较短,要获得高产稳产必需要保证基本苗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林青山指出,杂交稻种植密度一般要达到每亩1.6~1.8万穴,每穴2~3苗;常规稻一般达到1.8~2.0万穴,每穴3~4苗。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何秀英表示,广东水稻品种引领全国稻作优质化,但插植密度不足、导致有效穗数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制约水稻单产水平的关键问题,且广东水稻种植抛秧占比6成左右,机插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合理密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水稻单产。”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表示,广东多数地区仍存在“稀苗结大穗”的观念,认为水稻种植间距大,稻穗就能长得饱满。实际上并非如此,试验表明,水稻栽种得密或疏,稻穗的每穗实粒数都相差不大。甚至栽种得疏的水稻实粒数会小一些,因为水稻种得过疏会分蘖出过多小穗,产量也不会比合理密植高。
农机进田,灵活调节插秧密度
什么是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意味着在单位面积内种植适量的水稻植株,既不过密也不过稀,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合理密植需考虑到品种类型、田块地力、气候因素和田间管理水平等。“行距30cm,株距14-16cm,是当前较科学的合理密植密度。”何秀英说。
在何飞明看来,合理密植相当于提高每亩田块的用种量,杂交稻用种量提升并不多,而常规稻机插秧用种量提升至6斤/亩,每穴取苗数从2-3株提升至3-5株。“前期保证肥水,后期注意病虫害防治,在一定程度上水稻亩产能有效提升10%-20%。”何飞明说。
农机“上岗”助力水稻插秧,是增密的关键。“机插秧将株距从18cm调到14cm,行距30cm,可增加5000多穴苗/亩。”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姚俊豪表示,目前人工插秧抛秧密度普遍较低,使用插秧机可以很好地实现合理密植,还能灵活调节插秧密度。株距调整到12cm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亩田里能有1.8万穴苗,调到14cm可以保证有1.6万穴苗/亩,调到16cm可以有1.4-1.5万穴苗/亩。
插好的秧苗整齐排列在田间。
“机插秧可以保证种植密度和深度的一致性,减少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提高作业效率,促进水稻高产稳产。”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售后服务专员郝喜军指出,当前,插秧机缺秧、漏秧的情况时有出现,如果秧苗种植较稀疏的话,后期还需要人工补充秧苗。“有效解决缺秧漏秧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种植密度,增密之后,缺漏点秧苗对亩产影响并不大。”
足以见得,插秧机能有效解决合理密植标准化、高效化的问题,合理密植能有效改善插秧机缺秧漏秧的现状,“插秧机+合理密植”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水稻增密增产增收。
农事新为,“五良”融合提单产
在2024年广东第一届农事运动会系列活动之广东机插秧技能大赛的现场,粮食安全守护者们从各地赶来观摩学习。
“农事运动会不仅展示了传统农事技能,更集中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创新理念。”粮食安全守护者大赛选手严均松在现场看完机插秧合理密植演示后表示,水稻合理密植不仅能保证产量,还可以省水省肥,省去补秧工作,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益。
广东机插秧技能大赛现场,选手正操控插秧机比赛。
合理密植的水稻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才能达到增产效果。何秀英建议,适合密植的水稻品种要求抗性强,能抗倒伏、抗病虫害,同时要求耐肥耐密性强,能保证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光合作用效率。“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何秀英表示,她和团队正在通过梯度试验,找出合理密植的“最佳密度”。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提出,广东机插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当引进高速抛秧机、毯苗插秧机、钵苗插秧机等新型插秧机器,如高速抛秧机一小时能作业200亩地,效率是人力抛秧的200倍,“只有保证抛秧密度,才可以高产”。
“提高粮食单产,要注重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展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提升耕、管、收、储等农技农法现代化水平,共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五良”融合发展,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单产的关键策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现场参观的粮食安全守护者们纷纷表示,要传播新理念,推动各级托管组织通过“五良”融合,实施密植精准调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采写: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钟海芳
摄影:南方农村报、南方+记者 吴秒衡 谭家富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探索)
-
当地时间5月10日,巴基斯坦外长达尔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编辑、一审:魏士丁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详细]
-
妮露角色背景与技能机制解析 ...[详细]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见习记者邢 颖)4月28日下午,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听取《滁州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孔胜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 ...[详细]
-
明日之后作为一款以末日生存为核心的开放世界手游,其独特的生态系统设计构建了复杂的环境交互体系。生物多样性作为游戏核心玩法之一,不仅影响资源采集效率,更与营地建设、战斗策略形成深度关联。将系统解析生态触 ...[详细]
-
宿松融媒讯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近日,宿松县妇联开展护苗“绿书签”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向现场家长儿童发放“绿书签”及 ...[详细]
-
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详细]
-
作为开放世界动作游戏的标杆,正当防卫3以物理破坏系统和载具多样性为特色,构建了立体化的载具体验。本作包含超过80种可操控载具,涵盖陆海空三栖作战单位,其设计融合了现实原型与架空科技元素。以下将从类型解 ...[详细]
-
百战封魔电脑版多款模拟器横向对比评测 流畅运行性能实测与最佳选择推荐
随着百战封魔手游热度攀升,玩家对PC端流畅运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最新版本雷电9.0.68、夜神9.0.5.0、MUMU X 3.8.5、BlueStacks 5.12.110、逍遥9.0.1.1), ...[详细]
-
5月9日,在浙江江山举行的举重亚锦赛女子45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赵金红以抓举90公斤、挺举100公斤和总成绩190公斤,包揽三枚金牌。她在抓举比赛中首次试举80公斤成功,第二次试举成功举起88公斤, ...[详细]
-
作为一款以社交与探索为核心的治愈向游戏,光遇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沉浸式玩法,吸引了全球数千万玩家。其中,"胆小鬼学员"系列作为高人气的收藏主题,涵盖了多套限定外观、道具及彩蛋内容。将以专业视角解析该 ...[详细]